給我們您的項目已經投的或是打算投的,讓專業律師檢測一下,更放心。
咨詢專線:13811148828 (微信手機同號)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相信大家已經被這句話磨平了耳朵,從銀行大廳到北京電視臺的理財欄目,從街頭巷尾到高端寫字樓,無處不在的理財產品充斥大家的生活之中,簡直稱得上是時代主旋律了。不由得你不參與其中。那么參與了理財究竟會有什么收益呢?
XX通過理財輕松致富,XX通過理財成功贏取白富美,XX理財三年坐擁百萬資產,聽的人激情澎湃,理財就是所羅門寶藏的鑰匙??!但是,獲得財富真的這么簡單嗎?
法官常說一句話:“不聽一面之詞”,而上面這些宣傳語就明顯屬于宣傳方的“一面之詞”,片面的宣教理財所帶來的收益,并且用一些莫須有的案例來夸大收益的效果,但是絲毫不提及可能帶來的風險,這絕對是誤導,甚至是欺騙。
讓我們來看看理財的現實世界是怎么樣的。
2017年9月e租寶大案一審宣判,至2018年5月塵埃落定,涉案762億,投資者多達90萬人,遍布31省市,此案的結局是111人落網,各投資人只可能拿回20%-25%的本金,這還是樂觀估計;
e租寶何以成功俘獲這么多的投資人?央視廣告、財經知名人士站臺、各地方衛視、地鐵公交的轟炸式宣傳,這些營銷手段準確的擊中了普通投資者的內心,因為這些做法通常是我們判斷一家公司實力的方式,“能在黃金時間登上央視廣告,這企業應該是國家棟梁一樣的企業,肯定錯不了”,“楊晨,這么知名的專家都來助威,絕對讓人放心”,然而這一切的富麗堂皇在2016年轟然崩塌。
上??炻?、廊坊黃金佳、中晉、泛亞系,錢寶網、善林金融、誠誠理財、云聯惠等等,這一串串的名字背后,每起案件都是幾十億,幾百億人民幣的投資人損失,是這些投資人運氣太差嗎?還是騙子太聰明?在這信息爆炸、新事物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如何保衛我們辛苦積攢的財產?
匯都律師根據市面上常見的種種理財騙局,為您總結了幾招識別辦法:
一、 查詢主管部門的備案
目前涉及理財的主管部門主要有央行、銀保監協會、證監會、基金業協會、各地金融局金融辦、網信辦等部門或機構,正規機構要開展業務,主管部門的備案必不可少,包括P2P在內的各類理財機構均應到相應的主管部門備案后方可開展理財業務,否則就是非法集資;
二、 查詢訴訟等不良信息
通過最高院的被執行人信息系統、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系統、訴訟文書網等等渠道,查詢理財公司的黑歷史,如果被訴頻繁,那十有八九是個騙子公司;
三、 實地走訪
最行之有效的判斷方法,投資一定要眼見為實,一定在他們的辦公場地進行走訪,對僅通過上門洽談就要投資的理財公司要慎之又慎,一個不正規的理財公司會在走訪中露出各種不正常的跡象;
四、 仔細審查投資合同等法律文書
很多騙子公司制作的合同都是粗制濫造,漏洞百出,事關大家的財產安全,一定要逐字逐句的對合同進行審核,否則可能真金白銀投進去,一堆無用的白紙拿回來;
五、 資金是否有監管
現在主管部門對委托理財的各類產品均要有第三方的資金監管,第三方的監管能很大程度的防范資金挪用揮霍的情況發生。
最后,期望大家能明察秋毫,避開各種理財陷阱,讓我們辛苦積攢的財產安全的保值增值。如果您在投資領域有任何疑問,需要專業律師的協助,請聯系匯都律師!
咨詢專線:13811148828 微信手機同號;
上一篇:勞動關系法律事務